第177章 建立大同社,支部建在基层!
推荐阅读:太古葬天决、冲出四合院、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豪门战神狂婿、网游:转职剑仙,一剑破万道、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师姐她摆烂后,从万人嫌到万人迷、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网游之箭神无双、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
韩世忠打起十二分精神,问道:“官家,臣不在殿前司,去哪里任职呢?”</p>
赵桓吩咐道:“军中有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p>
“殿前司是刘韐接任,侍卫亲军马军司是岳飞执掌,唯独侍卫亲军步军司一直是空缺没有人负责,有名无实。”</p>
“如今你来了,正好把侍卫亲军步军司建立起来。”</p>
韩世忠一颗心骤然火热起来。</p>
侍卫亲军步军司没有人负责,有名无实了,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坑位,韩世忠就不可能升迁。</p>
他是殿前副都指挥使,要升任殿前都指挥使肯定不行的,因为刘韐去了。</p>
去侍卫亲军步军司反而是机会。</p>
韩世忠凝神屏息,静静的等待着。</p>
赵桓继续道:“良臣,你去担任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重建侍卫亲军步军司。”</p>
“鉴于步军司目前是个空架子,没有兵力,你从殿前司抽调四万精锐过去,剩下的兵力交给刘韐负责。”</p>
韩世忠眼前一亮。</p>
四万人啊!</p>
有了四万嫡系士兵,步军司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就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绝对不会比岳飞弱多少。</p>
韩世忠心中欢喜,表态道:“臣誓死效忠官家,定会重塑步军司的脊梁,重现步军司的荣耀。”</p>
“朕相信你。”</p>
赵桓笑着点头,吩咐道:“去吧。”</p>
韩世忠喜滋滋离开了。</p>
当韩世忠回到殿前司,就立刻下令调兵,为组建侍卫亲军步军司做准备。</p>
执掌一司兵马,韩世忠也是前所未有的兴奋。</p>
这是他的机会。</p>
他一定会好好做事,不辜负官家的厚望。</p>
在韩世忠内心,还有着一丝丝的野望,侍卫亲军步军司建立的时间很晚,却未必比岳飞差了。</p>
万岁军厉害!</p>
他的嫡系也不弱。</p>
韩世忠忙碌的时候,刘韐在开封府和李若水完成了交接,把各项政务,及安排施政的诸多事情都交代清楚,才入宫觐见。</p>
刘韐对于去殿前司,没什么抵触。</p>
在他的理解中,做官是施展抱负,是为民造福,不论在哪里,都是为官家效力为大宋效力。</p>
刘韐入宫觐见,太监去通报后,立刻就得到皇帝的召见,在大殿内见到了赵桓。</p>
刘韐今年就六十岁,经历了大宋的繁华,也见证了大宋急转直下的崩溃,更亲眼看到金人一路南下的汹涌。</p>
曾经,刘韐都绝望了。</p>
大宋有了亡国之兆,随时可能崩溃。</p>
没想到,当今官家一改之前的颓废,一战一战打出了大宋的威名,让大宋再次崛起。</p>
朝廷缺钱,做事情艰难,大多数的皇帝肯定摊派赋税,进一步压榨百姓,导致无数的百姓造反。</p>
百姓大批的造反,朝廷的处境就更难,为了征兵镇压进一步摊派赋税。</p>
最后,彻底崩溃。</p>
当今官家却大规模的抄家灭族,查抄了很多官员。甚至,拿大相国寺动刀,乃至于搞了个迁都的事情。</p>
很多人不知道皇帝在迁都的事情上赚钱,刘韐作为开封府尹,熟悉开封府的一切,知道户部尚书聂昌在皇帝的授意下,赚了无数的钱。</p>
朝廷不缺钱了,继续减免赋税,减轻徭役,一切在慢慢变好。</p>
刘韐对皇帝的手段,打心底是非常钦佩的。</p>
大宋病入膏肓了,不采取非常手段,根本扭转不过来。唯有当今官家,才有这个能耐,才有这样的魄力。</p>
郓王赵楷?</p>
一个弱化版的太上皇罢了,玩弄字画能行,治国就算了。</p>
康王赵构?</p>
一个为了名利去叩阙,沽名钓誉的王爷罢了。</p>
刘韐怀揣着崇敬,一步步的进入殿内,见到赵桓后道:“臣刘韐,拜见官家。”</p>
赵桓笑道:“刘卿来了,赐座。”</p>
黄经亲自端着凳子过去,刘韐再次道谢后坐下,郑重道:“臣得到首辅通知,卸任开封府尹,转任殿前都指挥使。”</p>
“敢问官家,臣去殿前司是务虚做事,按部就班让韩世忠负责呢?亦或者臣务实做事,招募悍勇之辈,进一步增强军队。”</p>
赵桓说道:“如果朕让你务虚呢?”</p>
刘韐须发苍白,精神头却很好,正色道:“官家圣明烛照,老臣愿意相信官家的安排。”</p>
“有官家的安排,老臣愿意先务虚做事,观察一段时间。”</p>
“如果韩世忠治军没问题,也没有克扣兵饷,没有虐待将士,臣务虚也无妨。如果韩世忠不行,臣仍然介入做事。”</p>
“好!”</p>
赵桓赞许的笑了起来。</p>
看看,这就是能臣的觉悟。你给了他任务后,他不会立刻反对,更不会固执的认为我考虑的才是最好的。</p>
他做事情,会有一个回转的余地。</p>
别小看这一点的退让,恰是很多性格强硬的官员不具备的。</p>
赵桓吩咐道:“你去了殿前司,要务实做事。”</p>
刘韐心中松了口气,表态道:“请官家放心,臣一定会做好事情,不负官家的厚望。”</p>
“也请官家放心,臣虽然文臣出身,却绝不会随意打压武将。”</p>
“该支持韩世忠的,臣一定会全力支持。”</p>
“官家治理国家,本就不应该重一个轻一个,不论文武,都是官家的左膀右臂。”</p>
赵桓看着侃侃而谈的刘韐,心中忽然又有了想法。</p>
刘韐去殿前司,只是为了安抚李纲等人,方便王宗濋去政事堂。</p>
刘韐是忠臣,更是能臣,执掌殿前司没问题。</p>
如今听了刘韐的话,赵桓却想进一步改变军队,重塑军队的脊梁,以及从制度上控制军队,确保军队的稳定。</p>
大宋要崛起,武将必须有相应的待遇,必须要重用。</p>
为什么强汉盛唐厉害,不仅是武将骁勇善战,连文官也一样武德充沛,整个国家层面没有歧视武将的心思。</p>
相反许多的文官武德充沛,敢于拔剑杀敌,能骑马上阵。</p>
大宋这里要纠正过来。</p>
武将的地位加强了,才能应对大宋周边的豺狼虎豹。可是在加强的同时,赵桓也必须管控住军队。</p>
人心,不可测。</p>
人性,也不可考验。</p>
相信人心和人性的善良,那是普通人做的。</p>
皇帝要做的是控制一切变量,不能允许出现失控的情况。恰是如此,赵桓要真正的控制军队,就要从制度上管控。</p>
赵桓看着眼前的刘韐,正色道:“朕让你来殿前司,执掌殿前司,只是个由头而已,还有大任务交给你。”</p>
刘韐眨了眨眼睛。</p>
他来殿前司,不是为了平衡王宗濋去政事堂的安排吗?</p>
只是,刘韐不会拆穿皇帝。</p>
刘韐恭敬道:“请官家示下。”</p>
赵桓说道:“朕登基后提拔武人,更安排武人担任枢密使。”</p>
“一直以来,朝中文官都提醒朕,说武将不可重用。”</p>
“如果重用了,就可能重现五代十国的情况。包括大宋的藩王们,以及太上皇,都一直提醒着朕。”</p>
刘韐心中一动。</p>
皇帝主动提及这事儿?</p>
刘韐一向尊敬皇帝,也希望皇帝有成熟的观念,表态道:“官家,武人不是突然就彻底的横行骄纵,是一点点演化的。”</p>
“当然,武人也不能太放纵。”</p>
“或者说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道理,过度的放纵就是毒害。”</p>
“比如武人,一旦放任武人执掌军权、财权和人事等,让武人带着军队介入地方政务,那是绝对不行的。”</p>
“只要官家谨守这一条底线,不让武人掌握财政和人事,一切都不会有问题的。”</p>
赵桓赞许道:“刘卿说得对,朕想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件事。”</p>
刘韐问道:“如何解决呢?”</p>
他心中有些不相信。</p>
从大秦开始传承下来,历朝历代想彻底控制军队,从制度上控制都办不到。</p>
管控过了,军队就没了战斗力。不管控,军队就容易无法无天。</p>
偶尔时候,军队的主将谦恭低调,军中将士受控制。一旦主将骄纵霸道,军队就可能横行无忌。</p>
皇帝能解决吗?</p>
恐怕很难。</p>
赵桓笑了笑,继续道:“朕打算在军队中,建立一个大同社。”</p>
“大同社的社员,安排到军中担任官职。”</p>
“本朝军中的体系有些繁杂,开国时设立了厢、军、营和都体系,后来范仲淹改革设立过伍、队、阵和将,还有神宗朝改革的火、队、营和将的体系。”</p>
“我们采取一都一百人的体系。”</p>
“一营辖五都,一军辖五营,一厢辖十军。”</p>
“原本每都内,设立了一个都头,负责管理一都。我们现在,在都这个层面安排一个都指导员。”</p>
“在营这个级别,设立营指导员;军设立军指导员,厢设立厢指导员。”</p>
“指导员都是大同社的社员,和军中各级的主官平级。”</p>
“各级的指导员,具体负责什么呢?”</p>
“负责教育和带领官兵贯彻执行朝廷及大同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将士学习忠君报国、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等思想。”</p>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正色道:“最重要的是做好将士的思想工作,你明白吗?”</p>
刘韐思索片刻道:“官家的安排,是以大同社的文官为监军吗?”</p>
“不,不一样。”</p>
赵桓摇头解释道:“你提及的监军,曾经是太监当监军,或是文官当监军。”</p>
“这些都脱离于军队,是临时指派的。”</p>
“大同社的官员也是军中的一份子,也是武人,这是军队的一个职务。”</p>
“一句话,军中实行二元制。”</p>
“各层级的主将负责对外的战事,在对外的作战上,主将话语权大,大同社的指导员只有协助,没有决定权。”</p>
“对内方面,将士的思想、后勤、升迁和考核等,由指导员安排,主将反而要协助安排。”</p>
“现阶段大同社的人少,未来军中的官员,从枢密使开始往下,都必须是大同社的人。”</p>
“不进入大同社,无法升迁。”</p>
“乃至于基层的骨干士兵,也要吸纳作为大同社的社员。”</p>
赵桓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一句话,大同社的支部要建在基层上。从这个层面上,杜绝军队一家独大的可能。”</p>
赵桓吩咐道:“军中有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p>
“殿前司是刘韐接任,侍卫亲军马军司是岳飞执掌,唯独侍卫亲军步军司一直是空缺没有人负责,有名无实。”</p>
“如今你来了,正好把侍卫亲军步军司建立起来。”</p>
韩世忠一颗心骤然火热起来。</p>
侍卫亲军步军司没有人负责,有名无实了,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坑位,韩世忠就不可能升迁。</p>
他是殿前副都指挥使,要升任殿前都指挥使肯定不行的,因为刘韐去了。</p>
去侍卫亲军步军司反而是机会。</p>
韩世忠凝神屏息,静静的等待着。</p>
赵桓继续道:“良臣,你去担任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重建侍卫亲军步军司。”</p>
“鉴于步军司目前是个空架子,没有兵力,你从殿前司抽调四万精锐过去,剩下的兵力交给刘韐负责。”</p>
韩世忠眼前一亮。</p>
四万人啊!</p>
有了四万嫡系士兵,步军司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就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绝对不会比岳飞弱多少。</p>
韩世忠心中欢喜,表态道:“臣誓死效忠官家,定会重塑步军司的脊梁,重现步军司的荣耀。”</p>
“朕相信你。”</p>
赵桓笑着点头,吩咐道:“去吧。”</p>
韩世忠喜滋滋离开了。</p>
当韩世忠回到殿前司,就立刻下令调兵,为组建侍卫亲军步军司做准备。</p>
执掌一司兵马,韩世忠也是前所未有的兴奋。</p>
这是他的机会。</p>
他一定会好好做事,不辜负官家的厚望。</p>
在韩世忠内心,还有着一丝丝的野望,侍卫亲军步军司建立的时间很晚,却未必比岳飞差了。</p>
万岁军厉害!</p>
他的嫡系也不弱。</p>
韩世忠忙碌的时候,刘韐在开封府和李若水完成了交接,把各项政务,及安排施政的诸多事情都交代清楚,才入宫觐见。</p>
刘韐对于去殿前司,没什么抵触。</p>
在他的理解中,做官是施展抱负,是为民造福,不论在哪里,都是为官家效力为大宋效力。</p>
刘韐入宫觐见,太监去通报后,立刻就得到皇帝的召见,在大殿内见到了赵桓。</p>
刘韐今年就六十岁,经历了大宋的繁华,也见证了大宋急转直下的崩溃,更亲眼看到金人一路南下的汹涌。</p>
曾经,刘韐都绝望了。</p>
大宋有了亡国之兆,随时可能崩溃。</p>
没想到,当今官家一改之前的颓废,一战一战打出了大宋的威名,让大宋再次崛起。</p>
朝廷缺钱,做事情艰难,大多数的皇帝肯定摊派赋税,进一步压榨百姓,导致无数的百姓造反。</p>
百姓大批的造反,朝廷的处境就更难,为了征兵镇压进一步摊派赋税。</p>
最后,彻底崩溃。</p>
当今官家却大规模的抄家灭族,查抄了很多官员。甚至,拿大相国寺动刀,乃至于搞了个迁都的事情。</p>
很多人不知道皇帝在迁都的事情上赚钱,刘韐作为开封府尹,熟悉开封府的一切,知道户部尚书聂昌在皇帝的授意下,赚了无数的钱。</p>
朝廷不缺钱了,继续减免赋税,减轻徭役,一切在慢慢变好。</p>
刘韐对皇帝的手段,打心底是非常钦佩的。</p>
大宋病入膏肓了,不采取非常手段,根本扭转不过来。唯有当今官家,才有这个能耐,才有这样的魄力。</p>
郓王赵楷?</p>
一个弱化版的太上皇罢了,玩弄字画能行,治国就算了。</p>
康王赵构?</p>
一个为了名利去叩阙,沽名钓誉的王爷罢了。</p>
刘韐怀揣着崇敬,一步步的进入殿内,见到赵桓后道:“臣刘韐,拜见官家。”</p>
赵桓笑道:“刘卿来了,赐座。”</p>
黄经亲自端着凳子过去,刘韐再次道谢后坐下,郑重道:“臣得到首辅通知,卸任开封府尹,转任殿前都指挥使。”</p>
“敢问官家,臣去殿前司是务虚做事,按部就班让韩世忠负责呢?亦或者臣务实做事,招募悍勇之辈,进一步增强军队。”</p>
赵桓说道:“如果朕让你务虚呢?”</p>
刘韐须发苍白,精神头却很好,正色道:“官家圣明烛照,老臣愿意相信官家的安排。”</p>
“有官家的安排,老臣愿意先务虚做事,观察一段时间。”</p>
“如果韩世忠治军没问题,也没有克扣兵饷,没有虐待将士,臣务虚也无妨。如果韩世忠不行,臣仍然介入做事。”</p>
“好!”</p>
赵桓赞许的笑了起来。</p>
看看,这就是能臣的觉悟。你给了他任务后,他不会立刻反对,更不会固执的认为我考虑的才是最好的。</p>
他做事情,会有一个回转的余地。</p>
别小看这一点的退让,恰是很多性格强硬的官员不具备的。</p>
赵桓吩咐道:“你去了殿前司,要务实做事。”</p>
刘韐心中松了口气,表态道:“请官家放心,臣一定会做好事情,不负官家的厚望。”</p>
“也请官家放心,臣虽然文臣出身,却绝不会随意打压武将。”</p>
“该支持韩世忠的,臣一定会全力支持。”</p>
“官家治理国家,本就不应该重一个轻一个,不论文武,都是官家的左膀右臂。”</p>
赵桓看着侃侃而谈的刘韐,心中忽然又有了想法。</p>
刘韐去殿前司,只是为了安抚李纲等人,方便王宗濋去政事堂。</p>
刘韐是忠臣,更是能臣,执掌殿前司没问题。</p>
如今听了刘韐的话,赵桓却想进一步改变军队,重塑军队的脊梁,以及从制度上控制军队,确保军队的稳定。</p>
大宋要崛起,武将必须有相应的待遇,必须要重用。</p>
为什么强汉盛唐厉害,不仅是武将骁勇善战,连文官也一样武德充沛,整个国家层面没有歧视武将的心思。</p>
相反许多的文官武德充沛,敢于拔剑杀敌,能骑马上阵。</p>
大宋这里要纠正过来。</p>
武将的地位加强了,才能应对大宋周边的豺狼虎豹。可是在加强的同时,赵桓也必须管控住军队。</p>
人心,不可测。</p>
人性,也不可考验。</p>
相信人心和人性的善良,那是普通人做的。</p>
皇帝要做的是控制一切变量,不能允许出现失控的情况。恰是如此,赵桓要真正的控制军队,就要从制度上管控。</p>
赵桓看着眼前的刘韐,正色道:“朕让你来殿前司,执掌殿前司,只是个由头而已,还有大任务交给你。”</p>
刘韐眨了眨眼睛。</p>
他来殿前司,不是为了平衡王宗濋去政事堂的安排吗?</p>
只是,刘韐不会拆穿皇帝。</p>
刘韐恭敬道:“请官家示下。”</p>
赵桓说道:“朕登基后提拔武人,更安排武人担任枢密使。”</p>
“一直以来,朝中文官都提醒朕,说武将不可重用。”</p>
“如果重用了,就可能重现五代十国的情况。包括大宋的藩王们,以及太上皇,都一直提醒着朕。”</p>
刘韐心中一动。</p>
皇帝主动提及这事儿?</p>
刘韐一向尊敬皇帝,也希望皇帝有成熟的观念,表态道:“官家,武人不是突然就彻底的横行骄纵,是一点点演化的。”</p>
“当然,武人也不能太放纵。”</p>
“或者说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道理,过度的放纵就是毒害。”</p>
“比如武人,一旦放任武人执掌军权、财权和人事等,让武人带着军队介入地方政务,那是绝对不行的。”</p>
“只要官家谨守这一条底线,不让武人掌握财政和人事,一切都不会有问题的。”</p>
赵桓赞许道:“刘卿说得对,朕想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件事。”</p>
刘韐问道:“如何解决呢?”</p>
他心中有些不相信。</p>
从大秦开始传承下来,历朝历代想彻底控制军队,从制度上控制都办不到。</p>
管控过了,军队就没了战斗力。不管控,军队就容易无法无天。</p>
偶尔时候,军队的主将谦恭低调,军中将士受控制。一旦主将骄纵霸道,军队就可能横行无忌。</p>
皇帝能解决吗?</p>
恐怕很难。</p>
赵桓笑了笑,继续道:“朕打算在军队中,建立一个大同社。”</p>
“大同社的社员,安排到军中担任官职。”</p>
“本朝军中的体系有些繁杂,开国时设立了厢、军、营和都体系,后来范仲淹改革设立过伍、队、阵和将,还有神宗朝改革的火、队、营和将的体系。”</p>
“我们采取一都一百人的体系。”</p>
“一营辖五都,一军辖五营,一厢辖十军。”</p>
“原本每都内,设立了一个都头,负责管理一都。我们现在,在都这个层面安排一个都指导员。”</p>
“在营这个级别,设立营指导员;军设立军指导员,厢设立厢指导员。”</p>
“指导员都是大同社的社员,和军中各级的主官平级。”</p>
“各级的指导员,具体负责什么呢?”</p>
“负责教育和带领官兵贯彻执行朝廷及大同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将士学习忠君报国、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等思想。”</p>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正色道:“最重要的是做好将士的思想工作,你明白吗?”</p>
刘韐思索片刻道:“官家的安排,是以大同社的文官为监军吗?”</p>
“不,不一样。”</p>
赵桓摇头解释道:“你提及的监军,曾经是太监当监军,或是文官当监军。”</p>
“这些都脱离于军队,是临时指派的。”</p>
“大同社的官员也是军中的一份子,也是武人,这是军队的一个职务。”</p>
“一句话,军中实行二元制。”</p>
“各层级的主将负责对外的战事,在对外的作战上,主将话语权大,大同社的指导员只有协助,没有决定权。”</p>
“对内方面,将士的思想、后勤、升迁和考核等,由指导员安排,主将反而要协助安排。”</p>
“现阶段大同社的人少,未来军中的官员,从枢密使开始往下,都必须是大同社的人。”</p>
“不进入大同社,无法升迁。”</p>
“乃至于基层的骨干士兵,也要吸纳作为大同社的社员。”</p>
赵桓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一句话,大同社的支部要建在基层上。从这个层面上,杜绝军队一家独大的可能。”</p>
本文网址:http://www.yhxsk.com/xs/7/7513/42948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hxsk.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