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债是什么?
推荐阅读:从姑获鸟开始、网游之近战法师、妄与她、最强之军火商人、绝色、上门女婿、乔梁叶心仪全文、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乔梁叶心仪全文、乡村传奇、
“大明……国债?”</p>
朱瞻基一脸惊诧对着回报属官问道:“什么大明国债?”</p>
这几个字他都认识,也能听得懂意思,但连在一起就仿佛不是汉文了。</p>
那属官连忙回答:“回殿下的话,听里面的人说,大明国债似乎就是说的朝廷发下来的一份债券,相当于朝廷与人借贷,留下的字据。”</p>
好家伙,还真是债券?</p>
还不是私人违规售卖,而是朝廷专门下发的,难怪敢在天子脚下兜售。</p>
抢购的人似乎还不少。</p>
有穿布衣的,看起来像是商贾,也有穿丝绸华服的,只能是官宦勋戚……</p>
可是问题又来了,朝廷或者说国库没事发什么“国债”?</p>
古往今来,国库但凡缺钱花了,做法要么就是节约开支,要么就是增加税收。</p>
像他此番带兵南下,镇压彻查的两淮抗税案子,本质就是国库财政亏空厉害,颇有些入不敷出,所以才会采纳林先生的摊赋入亩新政,用于聚拢增加国库的财政税收。</p>
同时又大行宗藩新政改革、化肥仙方推广,都是在开源和节流。</p>
朱瞻基继续问:“朝廷为何会发大明国债?”</p>
那属官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说道:“为何会发大明国债,臣(太子跟其他皇子不同,不仅属官,正常朝廷命官也要称臣)也说不清楚,但据那些围观抢购者消息,这国债是几月前才初次在北平内城区发售,且数量极其有限。”</p>
“初期发售时,北平的商贾买卖者甚少,多为六部要员、勋贵国戚在买,而且买的实际也不多,买过后也并未当作钱货来用。”</p>
“一直到有位李姓商贾因为货款周转问题,急需用钱,便试探性的将一部分国债,拿去官府重新兑换成钱,还声称可以不要利息。结果却是,这商贾不光兑出来了,官府也并未进行刁难,反而还因为国债为短期,所以得了一笔利息(虽然很少)……”</p>
嚯~!</p>
朱瞻基听到此处,顿时心中一惊。</p>
这“大明国债”虽是全新,但到底是由朝廷控制发售,用林先生的话来说,它的货币信誉趋近于零。</p>
因为洪武、永乐两朝搞出来的大明宝钞,已经把朝廷在钱货上的信誉败坏的差不多了。</p>
要不然林先生也不会让他们,先去日本挖银矿,再用银矿搞银币和白银宝钞,用实实在在的白银,去挽回朝廷在货币上逐渐崩盘的信用。</p>
可以说,“大明国债”一开始的发行的确不是很顺利,几乎所有人都不信朝廷会真的给钱给利息,就连主动买“国债”的那一小批官员勋贵和商贾,也多为讨好新朝。</p>
那笔买“国债”的钱大概率都是当做打水漂,权当买一份政治好感度。</p>
可现在,居然有商人去兑换“国债”,没被刁难兑换成功了不说,还没被克扣钱财,反而得了一笔利息。</p>
哪怕利息额度实际并不多,但现在可还是明初,民间的钱庄模式还不发达,多为那种私人开的野路子,信誉难以保障不说,还没法跨省、跨州府的通用,且许多都要收取一笔保管费。</p>
能给利息的也都是大行当,而且需要大额存钱,利息也不高。</p>
与“大明国债”相比较,“国债”除了是朝廷发行,难以保障以外,其它方面几乎是碾压所有同行的民间钱庄了。</p>
而且,就连这个唯一缺点,也是被这位李姓商人给破解了。</p>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这是朝廷做的局,找的狗托!</p>
但也有权势之人,专门旁敲侧击的探查过,那李姓商人确实就是普通商人。</p>
有些背景,但背景不深,这次确实是碰巧了急缺一笔货钱,才会去兑取“国债”进行资金周转……</p>
没成想,还真就办成了!</p>
有了“先行”的商人来趟路,第二批的“大明国债”发行,前来蜂拥购买“国债”的人数明显增加了。</p>
尤其是商贾阶级,那些勋贵买“国债”的目的还两说,可以看做是“政治站队”,但商人也买,那就是真的准备试探“国债”的路子了。</p>
毕竟,单论方便程度,如果“国债”不被朝廷用于敛财,那绝对比钱庄的票据和大明宝钞、铜钱要便利太多了。</p>
“……”</p>
朱瞻基没再多问“大明国债”的意义,因为这肯定又是林先生搞出来的东西。</p>
啧~自己才只是离京半年不到,北平居然就已经发生了这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大事”。</p>
……</p>
紫禁城。</p>
朱瞻基先回了一趟太子宫,将亲兵属官都安置妥当,又跟太子妃打了下招呼,便连忙前往觐见自己的父皇。</p>
“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福寿康宁,国泰民安!”</p>
“瞻基,快快起来吧!”</p>
虽时隔半年多未见,但父子关系还是一如既往。</p>
朱高炽笑着招来儿子近前,贴身太监雷震适时的拿来一张软垫,父子二人围着桌子席地而坐。</p>
不多时,宫女、太监陆续端来膳食。</p>
与往昔的菜单相比,明显更为清淡,素菜占了快一半,还有两碗饭后牛乳。</p>
朱高炽也不是感受不到身体上的好转,连续喝牛乳,多吃素菜,清淡饮食,确实比起以往每天都很累的状态是要轻松不少,就连老毛病也都许久未曾发作。</p>
“……”</p>
朱瞻基也不客气,就这么端起碗筷用起了御膳。</p>
食不言寝不语,父子二人也都不谈事情。</p>
直到用完午膳,朱高炽主动拉着儿子前往后花园(后宫范围,太子不能进)散步消食……</p>
朱高炽当先开口问道:“两淮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p>
朱瞻基听着父皇平静的语气,认真回答道:“都查完了,该杀头的杀头,该抄家的抄家,有几户执迷不悟,还想鼓动百姓聚众反抗,也都被儿臣带兵剿灭。”</p>
简短几句话,背后的杀戮血气却是翻腾着,几乎要溢于言表。</p>
朱高炽对此颇为满意,“乱世重典,盛世宽仁”说得是不错,但对于这帮子顽固不化的士绅,就是要用雷霆手段治之。</p>
因为朝廷是要改革,改革就是朝廷要夺回被士绅抢走的权力,那就必然会爆发无法避免的流血事件……</p>
朱瞻基一脸惊诧对着回报属官问道:“什么大明国债?”</p>
这几个字他都认识,也能听得懂意思,但连在一起就仿佛不是汉文了。</p>
那属官连忙回答:“回殿下的话,听里面的人说,大明国债似乎就是说的朝廷发下来的一份债券,相当于朝廷与人借贷,留下的字据。”</p>
好家伙,还真是债券?</p>
还不是私人违规售卖,而是朝廷专门下发的,难怪敢在天子脚下兜售。</p>
抢购的人似乎还不少。</p>
有穿布衣的,看起来像是商贾,也有穿丝绸华服的,只能是官宦勋戚……</p>
可是问题又来了,朝廷或者说国库没事发什么“国债”?</p>
古往今来,国库但凡缺钱花了,做法要么就是节约开支,要么就是增加税收。</p>
像他此番带兵南下,镇压彻查的两淮抗税案子,本质就是国库财政亏空厉害,颇有些入不敷出,所以才会采纳林先生的摊赋入亩新政,用于聚拢增加国库的财政税收。</p>
同时又大行宗藩新政改革、化肥仙方推广,都是在开源和节流。</p>
朱瞻基继续问:“朝廷为何会发大明国债?”</p>
那属官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说道:“为何会发大明国债,臣(太子跟其他皇子不同,不仅属官,正常朝廷命官也要称臣)也说不清楚,但据那些围观抢购者消息,这国债是几月前才初次在北平内城区发售,且数量极其有限。”</p>
“初期发售时,北平的商贾买卖者甚少,多为六部要员、勋贵国戚在买,而且买的实际也不多,买过后也并未当作钱货来用。”</p>
“一直到有位李姓商贾因为货款周转问题,急需用钱,便试探性的将一部分国债,拿去官府重新兑换成钱,还声称可以不要利息。结果却是,这商贾不光兑出来了,官府也并未进行刁难,反而还因为国债为短期,所以得了一笔利息(虽然很少)……”</p>
嚯~!</p>
朱瞻基听到此处,顿时心中一惊。</p>
这“大明国债”虽是全新,但到底是由朝廷控制发售,用林先生的话来说,它的货币信誉趋近于零。</p>
因为洪武、永乐两朝搞出来的大明宝钞,已经把朝廷在钱货上的信誉败坏的差不多了。</p>
要不然林先生也不会让他们,先去日本挖银矿,再用银矿搞银币和白银宝钞,用实实在在的白银,去挽回朝廷在货币上逐渐崩盘的信用。</p>
可以说,“大明国债”一开始的发行的确不是很顺利,几乎所有人都不信朝廷会真的给钱给利息,就连主动买“国债”的那一小批官员勋贵和商贾,也多为讨好新朝。</p>
那笔买“国债”的钱大概率都是当做打水漂,权当买一份政治好感度。</p>
可现在,居然有商人去兑换“国债”,没被刁难兑换成功了不说,还没被克扣钱财,反而得了一笔利息。</p>
哪怕利息额度实际并不多,但现在可还是明初,民间的钱庄模式还不发达,多为那种私人开的野路子,信誉难以保障不说,还没法跨省、跨州府的通用,且许多都要收取一笔保管费。</p>
能给利息的也都是大行当,而且需要大额存钱,利息也不高。</p>
与“大明国债”相比较,“国债”除了是朝廷发行,难以保障以外,其它方面几乎是碾压所有同行的民间钱庄了。</p>
而且,就连这个唯一缺点,也是被这位李姓商人给破解了。</p>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这是朝廷做的局,找的狗托!</p>
但也有权势之人,专门旁敲侧击的探查过,那李姓商人确实就是普通商人。</p>
有些背景,但背景不深,这次确实是碰巧了急缺一笔货钱,才会去兑取“国债”进行资金周转……</p>
没成想,还真就办成了!</p>
有了“先行”的商人来趟路,第二批的“大明国债”发行,前来蜂拥购买“国债”的人数明显增加了。</p>
尤其是商贾阶级,那些勋贵买“国债”的目的还两说,可以看做是“政治站队”,但商人也买,那就是真的准备试探“国债”的路子了。</p>
毕竟,单论方便程度,如果“国债”不被朝廷用于敛财,那绝对比钱庄的票据和大明宝钞、铜钱要便利太多了。</p>
“……”</p>
朱瞻基没再多问“大明国债”的意义,因为这肯定又是林先生搞出来的东西。</p>
啧~自己才只是离京半年不到,北平居然就已经发生了这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大事”。</p>
……</p>
紫禁城。</p>
朱瞻基先回了一趟太子宫,将亲兵属官都安置妥当,又跟太子妃打了下招呼,便连忙前往觐见自己的父皇。</p>
“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福寿康宁,国泰民安!”</p>
“瞻基,快快起来吧!”</p>
虽时隔半年多未见,但父子关系还是一如既往。</p>
朱高炽笑着招来儿子近前,贴身太监雷震适时的拿来一张软垫,父子二人围着桌子席地而坐。</p>
不多时,宫女、太监陆续端来膳食。</p>
与往昔的菜单相比,明显更为清淡,素菜占了快一半,还有两碗饭后牛乳。</p>
朱高炽也不是感受不到身体上的好转,连续喝牛乳,多吃素菜,清淡饮食,确实比起以往每天都很累的状态是要轻松不少,就连老毛病也都许久未曾发作。</p>
“……”</p>
朱瞻基也不客气,就这么端起碗筷用起了御膳。</p>
食不言寝不语,父子二人也都不谈事情。</p>
直到用完午膳,朱高炽主动拉着儿子前往后花园(后宫范围,太子不能进)散步消食……</p>
朱高炽当先开口问道:“两淮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p>
朱瞻基听着父皇平静的语气,认真回答道:“都查完了,该杀头的杀头,该抄家的抄家,有几户执迷不悟,还想鼓动百姓聚众反抗,也都被儿臣带兵剿灭。”</p>
简短几句话,背后的杀戮血气却是翻腾着,几乎要溢于言表。</p>
朱高炽对此颇为满意,“乱世重典,盛世宽仁”说得是不错,但对于这帮子顽固不化的士绅,就是要用雷霆手段治之。</p>
因为朝廷是要改革,改革就是朝廷要夺回被士绅抢走的权力,那就必然会爆发无法避免的流血事件……</p>
本文网址:http://www.yhxsk.com/xs/11/11571/33384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hxsk.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