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十七章 李纲
推荐阅读:从姑获鸟开始、网游之近战法师、妄与她、最强之军火商人、绝色、上门女婿、乔梁叶心仪全文、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乔梁叶心仪全文、乡村传奇、
“老爷爷,路滑您当心,就快到了,来我扶您过去”,少年淳朴的笑容给了老者很大的好感,颇感的兴趣的问道“小伙子,你们村子怎么在这深山之中呀”
“唉,还不是被这世道给逼的吗,外面活的下去谁愿意跑到山里来,不瞒您说,俺们村全都是逃荒来的,刚开始山里什么都没有,都是大伙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村子,不过您放心,只要到了俺们村子吃饱穿暖还是没问题的,不像狗日的官府宁愿让人冻死饿死也不肯开城门救灾,呸!”少年似乎对官府颇有成见,话说到最后的时候表情都变得有些厌恶。
那老者还没说话,他身后叫宗之的中年人却一声厉喝“住口,你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这么多人全放进城里,城里的老百姓就不是人了,万一出了差错,会有更多的人活不下去!”
少年被中年人突然发出的声音吓了一跳,再看过去的时候眼神都变得不友善了:“说的好听,老百姓每年交的税哪去了,一到有灾情受苦的从来都是俺们这些老百姓,你到城里去看看那些豪绅大户有哪个愿意跟俺们一起挨饿受冻的,你找出来一个,俺给他磕头!”
那中年人被顶的脸都涨红,只是用手指着那名少年不停的你,你你的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不再言语,他自然知道这个少年说的都是事实,朝廷腐败,不用去看也知道这个时候那些贪官污吏和所谓的乡绅恨不得灾民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哄抬米价,侵吞田产。老者见两人之间气氛不太好,拱手向那少年致歉,那少年也没多说什么,走到队伍别处去帮忙了。
“宗之呀,你怎么还是这么浮躁,人家只不过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说出来,你发那么火干什么。”见少年走了,老者才对着那中年人开口教训。
“父亲大人见谅,那少年人说的是不假,但是近些年我朝屡屡被外敌入侵,边关多次告急,朝廷也是没有能力再照顾到内地了,这些您又不是不知道。”
“哼,知道什么,老夫这些年带着你走南闯北阅尽世间疾苦,老夫只知道看到的这些才是真的,那些文人墨客写出来的诗词文章再华美也掩盖不了老百姓在苦熬着的事实,宗之,你且记住这些百姓才是我宋朝的根基,他们过的苦我们宋朝再强大也只是一只纸老虎!”
见到老者已经有些发怒了,那中年男子连忙躬身行礼:“孩儿谨记父亲大人教诲”
老者叹了口气,不在言语,只是眉宇间的忧愁仿佛又浓重了几分……
大虎带着人回到村子的时候,布楚刚好在芹菜的陪同下在营地里观看土窑烧制水泥的进展,见大虎又带着人回来了,布楚很高兴的走了过去,拍了拍大虎的肩膀道“大虎哥辛苦你了”。
大虎洒脱的笑了笑“辛苦啥,每天能救那么多人,俺心里高兴着呢”
现在村子里到处都在搞建设,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分配的工作,大虎带的人一回来就被各人领走了,留下一些老弱负责在水泥窑烧制,水泥窑这边不光烧制水泥,还另外建了几座土窑专门烧砖,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在营地上终于树立起了第一座完全用青砖水泥构造的房屋,不光外形上比以往土木结构的房屋要美观大方很多,其内部也是整洁空阔,让所有进过这件屋子的都开始嫌弃自家的土房…
那些刚被带回来的难民并没有马上安排工作给他们,而是由各个队长带着在村子里看了一圈,边走边介绍这里是干什么的要建什么,那老者一开始还能稳健的听着队长的介绍,看到后来越看越是吃惊,这个村子里的人跟外界那些村子里的人完全不一样,每个人都自发的去干活,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希翼的笑容,老者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一生所见到过的村落,比这里富裕的有很多,但像这种人人都充满希望的村子仅此一个,再到后来看到一块千斤巨石居然被两三个并不壮硕的村民用几根木头组成的吊臂轻松提了起来,老者的面容之上终于有了震惊之色。
到了中午时候大伙被带回营地吃午饭,整个村子就陷入了一片炊烟之中,每个人拿着自己的碗筷一边排着队,一边讨论着今天干了多少活计,互相之间调笑鼓励一番,倒也显得热闹,老者也领到了一大碗热粥,掌勺的妇人见他是个老头,还特意把勺子沉到锅底给他多捞了些大米。
老者捧着自己的米粥却没有多少心情吃饭,他的脑袋里都是一路上的见闻,那几种从来没见过的工具,青砖水泥造成的房子,还有辛苦劳作却乐在其中的村民,无一不将他拉到深思之中。
“老人家,您怎么不吃呀,是不是不舍得呀,您放心吧,晚上咱们还有一顿,大伙吃的都是一样的。”一道声音在老者身前响起,老者抬头望去,却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拄着拐杖看着他。这人正是布楚,经过几日的修养他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今天又来了这么多人,里面还有些身体虚弱染了病的都被安排到李健谷那里医治了,布楚就打发了芹菜去李健谷那里帮忙自己在营地里溜达,刚巧看到这老者眉头紧锁端着饭碗的样子,所以才会这么问。
“噢,不是不是,人年纪大了胃口不好,吃不下了。”老者笑着回道,然后随手把自己碗里的热粥倒给旁边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碗里,慈爱的看着她,那小姑娘已经盯着他的碗很久了。
布楚看着老者的动作,心底不免对他的好感大增,杵着拐杖在老者身边坐下,开口问道“老爷爷,您是哪里人士,怎么称呼您呢“
“老朽乃是常州逃难过来的,姓李,单名一个纲字”
“那我就叫您李爷爷吧,李爷爷刚才我见您眉头紧锁好像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您说说看,我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午后的阳光照的人懒洋洋的不想动弹,布楚和那名叫李纲的老人开始攀谈起来,那老者沉吟了一下才开口回答:“老朽确有一事不明,老朽今日初到贵村,观贵村风土人情着实有些震惊,只是不知如此热闹的村落为何之前从未听人提起过?”
“李爷爷有所不知,我们村子也是今年下半年才建成的,这里本来也是一片荒谷,我等难民逃荒至此无处可去,才在此扎根建村,故您从来没听说过也属正常。”
“喔?那又为何偷偷的接收流民入村,不通报官府?”
“唉,我们也想通报官府,可朝廷早有明文规定,贼来需打,这流民山民在朝廷的眼中也是“贼人”,除了官府之外谁敢接收,我等本就是难民,见到县城外有如此之多饥寒交迫之人,心生恻隐才派人偷偷的接收,哪还敢告知官府。”
“这个,确有此事,但你们既然村落已成,就算通报官府落册,也不会有官差为难才是”
“老人家说的是,这些小子也曾想过,只是一但在官府落册,村子明年恐怕就要被苛捐杂税逼得再次逃难,好不容易才有了这安身之所,我等只想在这里修生养息,等到外面世道太平了再行出村,到时自会通禀官府。”
老人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像是在消化布楚话里的信息,片刻后双眼露出精芒突然发问:“老朽问你,可是对朝廷不满?”
他这话要是放在官场可大可小,每朝每代死于对君上有怨气的大臣将领绝对不少,此时突然发问,布楚也是楞了一下,然后很干脆的回答道:“嗯,是有些不满。”
那老者见少年回答的如此自然,不做丝毫掩饰,也勾起了他的兴趣:“噢?那是有何不满?”
“自然是对朝廷不救灾不会救灾不满,外敌入侵,朝廷难支我们不怨,可人总是要活的,我等从北边逃荒至此,莫说官府救济,就是一路上碰到的官差军队见了我们哪个不是刀枪相想驱赶我等,若非如此,谁又愿意躲到这深山大泽里生活呢!难道我们就不是人了不是大宋的子民了吗?”
“唉,朝廷现在确实是有些困难,一边要抵御外敌,一边要整治民生,近年又灾荒不断,流民四起之下,朝廷想要救灾也是有心无力了,倒是小友刚才说朝廷不会救灾,这又是为何?”
“救灾?老人家您是从县城那边看到了这灾是怎么救的!,我虽然没去县城看过,但也听说城里的米粮已经涨到天价了,百姓们都吃不起粮,更何况这些逃难的灾民呢!,再说城门关闭这件事,未必全错,流民暴乱确实很可怕,可老人家,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要不是被逼的没有活路了,谁会去暴乱?,哼哼,所谓救灾在我看来不过是喂饱一批人,再饿死一批人,等该饿死的都饿死了,这灾也就算过去了,您别着急开口,我知道您想说这只是片面之词,也有很多地方富裕些仁厚些,每每到了灾年官府开仓放粮,乡绅搭棚施粥能少死些人,可是有什么用呢?今年来了一批灾民,您把他们喂饱了,明年呢?后年呢?要是连年灾害官府也承受不起了怎么办?到时候死的还是这些老百姓!”
布楚一番话说得,老者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觉得少年言辞犀利,言语间直指问题的本质,不由发人省醒,老者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严肃起来,拱手施礼谦虚的问道:“那敢问小友有何良策能振灾得力,不让百姓受苦。”
见老者冲他施礼,布楚也不是托大的人,连忙还了一礼语气缓和了些:“良策说不上,但灾民也好流民也好,想让百姓逃离这种一碰到天灾就逃难的圈子,不外乎治病救人这四个字,我举个例子,官府放粮施粥这就是救人但不治病,何谓病,这个病就是穷病,老百姓辛苦耕种一年交完各种苛捐杂税家里还能有多少余粮,一旦碰到天灾人祸,这些余粮撑不住就只能逃难,官府的税我们是没本事降下去了,国朝根本就是税收,也不能随便降,那怎么治老百姓的穷病呢,我在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就在您眼前,我们这个村子怎么来的,大伙是怎么吃饱饭的,我可以跟您说说,”
“唉,还不是被这世道给逼的吗,外面活的下去谁愿意跑到山里来,不瞒您说,俺们村全都是逃荒来的,刚开始山里什么都没有,都是大伙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村子,不过您放心,只要到了俺们村子吃饱穿暖还是没问题的,不像狗日的官府宁愿让人冻死饿死也不肯开城门救灾,呸!”少年似乎对官府颇有成见,话说到最后的时候表情都变得有些厌恶。
那老者还没说话,他身后叫宗之的中年人却一声厉喝“住口,你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这么多人全放进城里,城里的老百姓就不是人了,万一出了差错,会有更多的人活不下去!”
少年被中年人突然发出的声音吓了一跳,再看过去的时候眼神都变得不友善了:“说的好听,老百姓每年交的税哪去了,一到有灾情受苦的从来都是俺们这些老百姓,你到城里去看看那些豪绅大户有哪个愿意跟俺们一起挨饿受冻的,你找出来一个,俺给他磕头!”
那中年人被顶的脸都涨红,只是用手指着那名少年不停的你,你你的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不再言语,他自然知道这个少年说的都是事实,朝廷腐败,不用去看也知道这个时候那些贪官污吏和所谓的乡绅恨不得灾民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哄抬米价,侵吞田产。老者见两人之间气氛不太好,拱手向那少年致歉,那少年也没多说什么,走到队伍别处去帮忙了。
“宗之呀,你怎么还是这么浮躁,人家只不过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说出来,你发那么火干什么。”见少年走了,老者才对着那中年人开口教训。
“父亲大人见谅,那少年人说的是不假,但是近些年我朝屡屡被外敌入侵,边关多次告急,朝廷也是没有能力再照顾到内地了,这些您又不是不知道。”
“哼,知道什么,老夫这些年带着你走南闯北阅尽世间疾苦,老夫只知道看到的这些才是真的,那些文人墨客写出来的诗词文章再华美也掩盖不了老百姓在苦熬着的事实,宗之,你且记住这些百姓才是我宋朝的根基,他们过的苦我们宋朝再强大也只是一只纸老虎!”
见到老者已经有些发怒了,那中年男子连忙躬身行礼:“孩儿谨记父亲大人教诲”
老者叹了口气,不在言语,只是眉宇间的忧愁仿佛又浓重了几分……
大虎带着人回到村子的时候,布楚刚好在芹菜的陪同下在营地里观看土窑烧制水泥的进展,见大虎又带着人回来了,布楚很高兴的走了过去,拍了拍大虎的肩膀道“大虎哥辛苦你了”。
大虎洒脱的笑了笑“辛苦啥,每天能救那么多人,俺心里高兴着呢”
现在村子里到处都在搞建设,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分配的工作,大虎带的人一回来就被各人领走了,留下一些老弱负责在水泥窑烧制,水泥窑这边不光烧制水泥,还另外建了几座土窑专门烧砖,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在营地上终于树立起了第一座完全用青砖水泥构造的房屋,不光外形上比以往土木结构的房屋要美观大方很多,其内部也是整洁空阔,让所有进过这件屋子的都开始嫌弃自家的土房…
那些刚被带回来的难民并没有马上安排工作给他们,而是由各个队长带着在村子里看了一圈,边走边介绍这里是干什么的要建什么,那老者一开始还能稳健的听着队长的介绍,看到后来越看越是吃惊,这个村子里的人跟外界那些村子里的人完全不一样,每个人都自发的去干活,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希翼的笑容,老者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一生所见到过的村落,比这里富裕的有很多,但像这种人人都充满希望的村子仅此一个,再到后来看到一块千斤巨石居然被两三个并不壮硕的村民用几根木头组成的吊臂轻松提了起来,老者的面容之上终于有了震惊之色。
到了中午时候大伙被带回营地吃午饭,整个村子就陷入了一片炊烟之中,每个人拿着自己的碗筷一边排着队,一边讨论着今天干了多少活计,互相之间调笑鼓励一番,倒也显得热闹,老者也领到了一大碗热粥,掌勺的妇人见他是个老头,还特意把勺子沉到锅底给他多捞了些大米。
老者捧着自己的米粥却没有多少心情吃饭,他的脑袋里都是一路上的见闻,那几种从来没见过的工具,青砖水泥造成的房子,还有辛苦劳作却乐在其中的村民,无一不将他拉到深思之中。
“老人家,您怎么不吃呀,是不是不舍得呀,您放心吧,晚上咱们还有一顿,大伙吃的都是一样的。”一道声音在老者身前响起,老者抬头望去,却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拄着拐杖看着他。这人正是布楚,经过几日的修养他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今天又来了这么多人,里面还有些身体虚弱染了病的都被安排到李健谷那里医治了,布楚就打发了芹菜去李健谷那里帮忙自己在营地里溜达,刚巧看到这老者眉头紧锁端着饭碗的样子,所以才会这么问。
“噢,不是不是,人年纪大了胃口不好,吃不下了。”老者笑着回道,然后随手把自己碗里的热粥倒给旁边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碗里,慈爱的看着她,那小姑娘已经盯着他的碗很久了。
布楚看着老者的动作,心底不免对他的好感大增,杵着拐杖在老者身边坐下,开口问道“老爷爷,您是哪里人士,怎么称呼您呢“
“老朽乃是常州逃难过来的,姓李,单名一个纲字”
“那我就叫您李爷爷吧,李爷爷刚才我见您眉头紧锁好像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您说说看,我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午后的阳光照的人懒洋洋的不想动弹,布楚和那名叫李纲的老人开始攀谈起来,那老者沉吟了一下才开口回答:“老朽确有一事不明,老朽今日初到贵村,观贵村风土人情着实有些震惊,只是不知如此热闹的村落为何之前从未听人提起过?”
“李爷爷有所不知,我们村子也是今年下半年才建成的,这里本来也是一片荒谷,我等难民逃荒至此无处可去,才在此扎根建村,故您从来没听说过也属正常。”
“喔?那又为何偷偷的接收流民入村,不通报官府?”
“唉,我们也想通报官府,可朝廷早有明文规定,贼来需打,这流民山民在朝廷的眼中也是“贼人”,除了官府之外谁敢接收,我等本就是难民,见到县城外有如此之多饥寒交迫之人,心生恻隐才派人偷偷的接收,哪还敢告知官府。”
“这个,确有此事,但你们既然村落已成,就算通报官府落册,也不会有官差为难才是”
“老人家说的是,这些小子也曾想过,只是一但在官府落册,村子明年恐怕就要被苛捐杂税逼得再次逃难,好不容易才有了这安身之所,我等只想在这里修生养息,等到外面世道太平了再行出村,到时自会通禀官府。”
老人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像是在消化布楚话里的信息,片刻后双眼露出精芒突然发问:“老朽问你,可是对朝廷不满?”
他这话要是放在官场可大可小,每朝每代死于对君上有怨气的大臣将领绝对不少,此时突然发问,布楚也是楞了一下,然后很干脆的回答道:“嗯,是有些不满。”
那老者见少年回答的如此自然,不做丝毫掩饰,也勾起了他的兴趣:“噢?那是有何不满?”
“自然是对朝廷不救灾不会救灾不满,外敌入侵,朝廷难支我们不怨,可人总是要活的,我等从北边逃荒至此,莫说官府救济,就是一路上碰到的官差军队见了我们哪个不是刀枪相想驱赶我等,若非如此,谁又愿意躲到这深山大泽里生活呢!难道我们就不是人了不是大宋的子民了吗?”
“唉,朝廷现在确实是有些困难,一边要抵御外敌,一边要整治民生,近年又灾荒不断,流民四起之下,朝廷想要救灾也是有心无力了,倒是小友刚才说朝廷不会救灾,这又是为何?”
“救灾?老人家您是从县城那边看到了这灾是怎么救的!,我虽然没去县城看过,但也听说城里的米粮已经涨到天价了,百姓们都吃不起粮,更何况这些逃难的灾民呢!,再说城门关闭这件事,未必全错,流民暴乱确实很可怕,可老人家,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要不是被逼的没有活路了,谁会去暴乱?,哼哼,所谓救灾在我看来不过是喂饱一批人,再饿死一批人,等该饿死的都饿死了,这灾也就算过去了,您别着急开口,我知道您想说这只是片面之词,也有很多地方富裕些仁厚些,每每到了灾年官府开仓放粮,乡绅搭棚施粥能少死些人,可是有什么用呢?今年来了一批灾民,您把他们喂饱了,明年呢?后年呢?要是连年灾害官府也承受不起了怎么办?到时候死的还是这些老百姓!”
布楚一番话说得,老者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觉得少年言辞犀利,言语间直指问题的本质,不由发人省醒,老者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严肃起来,拱手施礼谦虚的问道:“那敢问小友有何良策能振灾得力,不让百姓受苦。”
见老者冲他施礼,布楚也不是托大的人,连忙还了一礼语气缓和了些:“良策说不上,但灾民也好流民也好,想让百姓逃离这种一碰到天灾就逃难的圈子,不外乎治病救人这四个字,我举个例子,官府放粮施粥这就是救人但不治病,何谓病,这个病就是穷病,老百姓辛苦耕种一年交完各种苛捐杂税家里还能有多少余粮,一旦碰到天灾人祸,这些余粮撑不住就只能逃难,官府的税我们是没本事降下去了,国朝根本就是税收,也不能随便降,那怎么治老百姓的穷病呢,我在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就在您眼前,我们这个村子怎么来的,大伙是怎么吃饱饭的,我可以跟您说说,”
本文网址:http://www.yhxsk.com/xs/0/31/142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yhxsk.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